台媒曝疑似台情报资料再次被外网公布,“首批资料已售出”******
【环球网报道】岛内亲绿媒体18日报道称,有军事迷在海外网站发现有人兜售台湾的情报机构机密文件后,今天(18日)凌晨该网站公布更多台湾内部文件,此次疑似是台军情驻外单位与所谓“友邦”人员往来餐叙、情报搜集整理的定期汇报等资料,黑客开出10G资料要价15万美元,并称首批资料已售出。报道称,台法务部门“调查局”先前虽宣称掌握有关资讯,但仍未公布相关侦办细节。
据《自由时报》18日报道,有军事迷16日在外网发现有人兜售台湾情报机构的机密文件,兜售文件中针对人员家庭背景描述完整,资料10G要价15万美元,更宣称“有足够的钱,可以提供更多”。
报道称,该网站18日凌晨披露的资料包括军情工作的单据,以及类似情报人员每周汇报的表格,甚至有搜集整理“友邦”军事演习动态的规划细节。
报道还引述发现此事的资深军事迷马兰(化名)的话称,这个网站明显注意到台湾已经报道此事,刻意在18日公布更多信息。
此前,岛内不断传出民众个人信息在网上被售卖或被公开的消息。
去年10月,台媒曾曝光有人在海外论坛上兜售20万台湾民众户政资料,包括人口记录、兵役记录、教育记录、家庭住址等详细个人情况,并宣称手中握有全台2300万民众的个人信息,只要花钱就能买到。发帖人还备注称,所有资料全部来源于台当局政务部门户政官网。台湾“时代力量”“立委”王婉谕、邱显智去年12月9日曾举行记者会,称台行政机构至今未有积极作为,要求尽速展开调查。
就在本月14日,中时新闻网等台媒又曝光,中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疑似被黑客攻击,旅客资料被发布到网上,黑客甚至公布政商高层、民意代表、知名艺人的个人资料,其中包括民进党领导人赖清德、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交通部门负责人王国材、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以及艺人林志玲、徐若瑄等。(环球网)
【新闻随笔】塑造银发产业的品格与文化******
【新闻随笔】
作者:王雅(辽宁大学哲学院教授)、刘臣君(辽宁大学哲学院博士)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保证人一生中从60至90(甚至95/100)岁这几十年的生活质量、生活品质,既取决于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社会保障等,也取决于企业与市场的作为。
我国已经在制度层面明确了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国情,并制定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这一规划的贯彻落实过程,也将是银发经济潜力逐渐释放的过程,为银发相关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研究显示,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60岁以上消费者的人均消费额已超过25岁至60岁年龄层平均水平,未来20年,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预计还将增加。老龄产业可能是未来的主流产业,老龄文化产业、老龄健康产业、老龄宜居产业、老龄制造产业、老龄服务产业和老龄金融产业六大产业具有高成长性。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2050年,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届时将占GDP的1/3以上。
前景巨大的产业必然是充满竞争的产业。哪个企业能够立业长久,不仅在于产业选择,更在于企业的品格和文化。与老龄化社会相关的产业都与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撇开制度层面的保障,老年人生活品质的保障与老年相关产业产品生产经营的品质息息相关。因此,银发产业中的企业具有一定意义的公益性,必须以人为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
首先,确立企业的价值导向。银发产业是良心产业,老年则是所有人都会经历的人生阶段。银发产业中的企业,应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原则,把满足老年阶段的衣食住行、疾病医药等诸多方面的需要,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和企业立足的根基;本着为自己父母生产生活必需品、提供必不可少的服务的初心,进行设计、制造、经营、服务。这是产品和服务品质的保障,是老年人有品质、有尊严生活的保障,更是企业长久发展的保障。
其次,细分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目标人群。按目前年龄段划分,从60岁起算,老年的人生可能有10年、20年、30年,可以划分低龄老年、中龄老年和老龄老年。依据不同阶段老年身心需要、不同经济条件的老人对产品和服务品质及价位的需要、不同地域生活习惯的需要等进行研发、生产、经营和服务,使不同年龄段、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地域、不同身体状态的老年人都能获得所需的生活用品和相应的服务,企业才能发现商机,利企利人利社会。
最后,把握银发产业的前移与后延。前移,即把视野拓宽到人生全过程的健康管理。2021年8月3日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为与健身相关的用品生产、场地规划、运动康复等产业发展提供巨大商机。企业应精准把握目标人群,从少年到白头,对其一生进行动态跟踪服务。后延,即提升临终关怀和丧祭服务水平。当前临终关怀在大部分地区至今仍未受到重视,丧祭服务及相关用品长期存在价高质次现象,亟须有资质的企业深耕相关领域。
银发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是民心经济,企业除了技术标准,还需要有爱心、有温情地从人性化、情感化的角度去服务老年人,为他们提供真正需要的“适老性”物质和精神产品,在为老年人提供舒适、便利、温馨的晚年生活的同时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2日 02版)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