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确诊后取消外访 美国第一夫人新冠检测转阴******
(抗击新冠肺炎)日本首相确诊后取消外访 美国第一夫人新冠检测转阴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电 综合消息: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2日12时20分,全球累计有596170722例确诊病例、6453733例死亡病例。
美洲与欧洲:美国第一夫人新冠检测转阴
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截至美东时间21日17时20分,美国在过去24小时里新增8445例确诊病例,累计达93641944例;新增18例死亡病例,累计达1041149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当地时间21日报道说,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的发言人伊丽莎白·亚历山大对外表示,在隔离5天后,吉尔·拜登的两次新冠病毒检测都呈阴性。吉尔·拜登会在21日晚些时候离开南卡罗来纳州,前往特拉华州与总统拜登团聚。
现年71岁的吉尔·拜登此前已完全接种新冠疫苗并打了两剂加强针。数天前,吉尔·拜登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1日报道称,根据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副州长德米特里?布拉特年科的命令,犹太自治州恢复落实戴口罩制度。
亚洲:日本首相确诊后取消外访
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21日援引内阁官房相关人士消息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0日晚出现低烧、咳嗽等症状,21日上午10时在首相官邸接受新冠病毒检测,下午4时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目前岸田文雄正在官邸疗养,仍有低烧、咳嗽等症状,其夫人及长子被确认为密接者。
岸田文雄于8月12日在自卫队运营的东京大手町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会场接种了第4针新冠疫苗。
共同社21日报道说,岸田文雄取消了27日起访问突尼斯出席非洲开发会议(TICAD)的原定行程,考虑改为线上参加。岸田文雄在出席完TICAD后对中东各国进行访问的行程也被取消。
共同社援引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报道说,截至日本当地时间20日晚,日本累计确诊病例数已居全球第10位。日本第七波疫情持续蔓延,在过去4周,日本全国约有571万人感染新冠病毒,居全球之首。
据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22日通报,截至当天零时,韩国较前一天零时新增59046例确诊病例,累计达22299377例;新增56例死亡病例,累计达26109例。韩联社指出,周末检测数量减少,所以周一确诊数据通常大幅少于前日,但韩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已连续两天比前一周有所下降,疫情形势能否由此好转备受外界关注。
《联合早报》援引新加坡卫生部的数据说,新加坡21日新增1951例确诊病例,累计达1816866例;新增2例死亡病例,累计达1580例。当天也是从今年5月4日以来,新加坡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新低。截至8月20日,新加坡全国人口中的93%已完成基本疫苗接种程序,79%注射了加强针。
据《联合早报》21日报道,随着新加坡疫情趋稳,政府将进一步放宽戴口罩的规定:民众只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以及在诊所、医院和疗养院等场所才须戴口罩。学生在学校上课时不必戴口罩。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将公布详情。在公布之前,人们先别急着摘下口罩。
新德里电视台援引印度卫生部22日上午公布的数据说,在过去24小时里,印度新增9531例确诊病例、36例死亡病例。(完)
中美商会总裁何迈可:在华美企看好中国市场继续开放的投资机会******
【跨国企业在中国】
编者按:
走进在华跨国企业,听外企老总谈“中国式现代化机遇”、释“经济全球化之道”。
中新网北京11月11日电 题:中美商会总裁何迈可:在华美企看好中国市场继续开放的投资机会
中新财经 宫宏宇
“我们很高兴看到,美国企业在中国仍然受到欢迎,并有更多机会。”近日,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Michael Hart)接受中新财经专访时表示,多年来,中国一直是美国企业产品销售和生产的重要和极佳的市场。
他表示,中国美国商会的会员公司填写问卷时表示,如果中国市场继续开放,在华美企将会继续积极看好中国,并寻找更多投资的机会。
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网:作为商会负责人,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在华美企总体的发展情况?
何迈可(Michael Hart):作为一个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中美商会在中国代表着成百上千的美国公司,商会会员公司与中国商业联系十分深厚。
多年来,中国始终是美国企业产品销售和生产的重要和极佳的市场。令我们自豪的是,美国公司在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美贸易是中国与海外最大的贸易关系。
中新网: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多,这对跨国企业带来了哪些挑战?
何迈可(Michael Hart):近期,在华美企面临着因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带来的国际旅行不便、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等挑战。此外,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气氛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让中国市场变得更具挑战性。
具体来说,美企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国际旅行不便,当前中美之间的航班远少于往常。对此,中美商会积极倡导增加中美间航班班次和缩短隔离期。
中新网:新冠疫情给全球供应链稳定带来的冲击备受关注,请问您如何看待这种影响?跨国企业是如何应对的?
何迈可(Michael Hart):疫情对供应链运作的影响备受关注,也更使人意识到中国在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多家在华美企明确表示,他们并不排斥中国,并希望中国持续保持作为公司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为应对疫情对供应链的扰动,在华美企正努力寻求加强供应链保障的方法。措施之一是建造更多的仓库,通过多个环节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
中新网:因美联储加息、中美经济周期差异等因素,美元出现持续升值,这是否会影响美国跨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的调整?
何迈可(Michael Hart):短期来看,汇率波动和利率变化会使在华美企的经营策略出现一些调整,但美企并不太担心短期内的加息或汇率波动。
一方面,跨国公司对汇率变化并不陌生;另一方面,汇率不是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要因素。企业更关心的是市场是否良好,生产周期是否正常和物流如何运作等。
中新网: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加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对外商投资的支持力度。您认为这将给跨国企业带来哪些新机遇?
何迈可(Michael Hart):中国国家发改委的工作人员表示,包括美国公司在内的外国公司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仍对外国的直接投资和业务感兴趣。
我们对此很高兴。我认为,在华美企与中国是互惠互利的“双赢”关系。美企为中国做了很多贡献,同时也在中国取得了成功。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上,一些中美商会的会员公司对是否能够参与特定行业的投资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如绿色能源、电动汽车或其他新能源领域的业务。
对此,中国国家发改委工作人员解读了美国公司在华发展的相关机遇。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美国企业在中国仍然受到欢迎,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中新网:根据您了解到的情况,美国企业在中国后续的发展计划情况如何?
何迈可(Michael Hart):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开放,美企在华投资的领域有所扩大。如,随着中国金融服务市场的不断开放和自由化,未来将有更多的外国金融公司被允许进入中国市场。汽车行业也是如此。最初,该领域的企业都必须是合资企业。现在,外企可以买下合伙人的股份,从而增加自己的股份。目前我们注意到,有更多的美国企业在相关领域投资。
不过,部分行业仍对外资存在限制,如医疗卫生行业。在这些有潜在机会的领域,美国企业希望商会能够帮助提倡推动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看到更多开放性的措施。
通过填写中美商会的调查问卷,中美商会的会员公司纷纷表示,如果中国市场继续开放,有平衡和开放的框架,在华美企将会继续积极看好中国,并寻找更多投资的机会。(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